
集鹿蜂蜜行銷企劃
創造更透明的蜂蜜市場,保護消費者也保護蜂農。
由於家中從事養蜂產業,一位團隊成員與我發想「集鹿蜂蜜」專案,結合校內競賽提出此企劃。
我們尋找蜂蜜市場的現況,分析競品,最後提出我們尋找到市場的痛點。除了設計平面作品外,亦設計網站雛形視覺稿。
計畫的緣由
- 學以致用的動機
團隊三人皆是世新大學學生,在校園汲取傳播與資訊領域知識,而家中蜂蜜背景,蜂蜜產業資訊不透明與資本壟斷都是產業難題,製作蜂蜜電子商務一直是學以致用以及做中學的良好應用,有鑑於想要改善蜂蜜產業環境,團隊成員使用各自習得的資訊傳播能力應用至蜂蜜產業中,如平面設計能力、網站架設能力以及行銷能力。既可回饋家人也能改善蜂蜜市場環境。 團隊知識支援高
組員父親即是養蜂場蜂農以及祖父蜂針協會會員,所提供的物資(如上游原料蜂蜜、花粉、蜂王漿的提供)、媒體產製(養蜂場合理近用、取景、畫面材料與養蜂資訊)、知識(消費者的猶豫點、產業刺點、蜜蜂習性以及產業知識)、技術(養蜂技術與設備使用、採蜜時節等)與銷售能力即為創業之優勢。為解決蜂蜜市場的困難
假蜜問題:「真蜜人人喊、假蜜無人知」一直是蜂蜜產業的最大問題之一,其影響定價、文案、包裝等,本計劃以消弭資訊不對等為目標提供更多資訊作為品牌優勢。盤商與削價問題
如同咖啡,盤商對於蜂農的蜂蜜收購有資本分配不均問題,除盤商之外的自耕蜂農難以觸及電商行銷。為防止資本分配問題擴大,計畫打算以蜂農對消費者資訊對等的直接販賣做為終極目標,前期建立可靠品牌與透明資訊,後期推廣透明資訊為主,解決盤商蜂蜜削價收購、高價販賣問題,也解決自耕蜂農推廣與資訊透明化問題。
市場的機會
蜂蜜市場缺乏處
蜂蜜市場因諸多生產不穩定而且許多變因,導致蜂蜜相較其他產業相差甚大。由於蜂蜜成分複雜,難以辨識真偽,使得市面假蜜難以辨認,因此宣稱真蜜的蜂蜜往往可哄抬價格。由於生產因天氣造成不穩定,於使台灣蜂蜜容易出現進口蜂蜜穩定原料,使來源更撲朔迷離。總括而言影響蜂蜜購買疑慮有二:1.值不值得信任此為真蜜?2.產地真是台灣?計畫能補足之能力
本計劃為解決兩項問題,打算打造自有品牌,利用自媒體打造品牌與可信度、利用蜂蜜「身分證」概念加強更多資訊,並成為人人都可證實的可信賴能力,並以品牌風格對其他競爭者形成差異,詳細功能將在產品與服務說明解說。
計畫的目標
蜂蜜在市場能更加透明化
透過更清楚的產品資訊使產品更有競爭優勢,提升蜂蜜的可信度,並且推廣至其他蜂農。解決假蜜氾濫問題
以「使用者只要想找就能找到證據」為基本門檻,主動在包裝上記錄防偽證據,尤其蜂箱會因花期而各地搬移,遂各採蜂地點、蜂箱數目、同期產量、產地圖片連結需明寫。並且提供辨認真假蜜文宣品至宅配箱中寄送。改善自耕蜂農電子商務服務
藉由資訊透明化以及自媒體行銷,以蜂農為主行銷、也使蜂農更能直接對客戶行銷。
專案Logo

字型設計

幾何結構

DM設計
我們設計三折DM介紹集鹿蜂蜜產品

.jpg)
網頁雛形視覺稿
網路商城商品資料分析
我們使用爬蟲工具在知名購物網站取得蜂蜜商品價格、容量、購買量等數據,藉由圖表理解市場概觀。

各種價格購買人數落點
為使產品定價夠符合市場需求,本計劃對網路知名商城「露天」進行資料分析,擷取露天所有蜂蜜產品的價格、購買人數、商家名稱,並且從產品標題提取產品重量,統計結果如上

購買落點價格區間
將極端的例子排除,剩下的價格vs人數占最多數的有兩個價格區間,分別是$500左右與$1500左右的兩個位置,如上圖。

各種重量的價格與購買比率
圖中X軸為蜂蜜各種重量包裝,Y軸代表價格,點數目代表所有產品數目。由此圖可見,重量小的蜂蜜,價格範圍較大,重量也比較廣。而重量大的蜂蜜,具有固定重量垂直定價的特色。推測是蜂蜜容器有固定重量,所以很多產品重量相同但價格不同。
此統計圖在3000公克最多購買量,其次是200到1000公克之間,第三是1800公克上。推測3000公克是大量採購在飲料店咖啡店等需求較大的顧客購買,200-1000公克主要自己食用或是做為禮品(根據數據來源追蹤,220公克左右蜂蜜往往為大量發放之禮品為用途)。
推測因為價格不是影響銷量變因,所以價格範圍較大。

每公克單價比率之購買量
圓圈內的數字為露天所有蜂蜜每公克平均價格,圓圈的大小則為購買量。最多的比率是0.28、0.32、0.4。根據數據,較大的圓圈往往大包裝商品。小包裝的商品往往是0.5以上。

各種價格購買總數
圖中X軸為購買人次總數,Y軸為購買價格(每50元為差距)。仔細檢視1000元以下,會發現600克上下最主要為650元到500元區間。
優勢與策略
我們分析計畫的優勢、競爭者優勢,以及在優勢底下的產品策略。
競爭者優勢
對於現有競爭者,大多有充分資金購買商城排名、Google排名,已具固定客源,並且能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增加毛利。
團隊優勢
將極端的例子排除,剩下的價格vs人數占最多數的有兩個價格區團隊中一人家中即生產蜂蜜,一人家中即蜂針協會創辦人,除了實務產密、銷售經驗以外,還有學術、創新分享,在團隊資源上已經大為加分,加上身為網路世代原住民,以媒體、網路為專業,在宣傳、尋找資訊較為優勢,相較其他競爭對手也較願意創新。上流來源清晰,能知悉來源提供更透明產品資訊。間,分別是$500左右與$1500左右的兩個位置,如上圖。
產品策略
以蜂蜜同一性質較高情形下,我們選擇提供更多蜂蜜種類、提供知識附加價值、經設計過的產品視覺加值、以及具有在利用價值的環境友善包裝作為市場區隔。
以露天網路商城分析來看,蜂蜜販賣市場主要有三個,第一為大包裝量販,平均利潤小但為市場最大的消費市場,第二為家庭食用,利潤較高,競爭者最多而佔有率較小,第三為小型禮品用,單價範圍大但市場最小。權衡上述所有分析,團隊認為本計劃為自耕農出發,無法進行量販得到最多利益,將品牌定位訂家庭食用與小型禮品之間(600公克),以能夠送禮兼家庭食用為主要市場。
-01-01.jpg)
價格策略
以上述功能而言無法進行削價競爭,遂以產品差別定價法為主,以高品質高單價的定價作為行銷,並輔以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,在原料取得成本壓縮利潤時,提高單價以維持穩定比例利潤,例如當季烏桕蜜欠收造成成本單價提高,考量印刷等其他成本後漲足銷售價格上市。利潤預計以單價之百分之三十為基準,在優惠期間以壓縮利潤製造大量購買為手法,會隨採收成果波動。
確立品牌價值後,團隊將售價訂於650元,這價格介於兩個主要購買群之間,希望能綜合兩邊購買群,但所謂開發市場,上圖紅色即為團隊預定價格,綠色為粗估平均價,之所以定價於平均價高的原因除了品牌定位較高,也由於未來將長期以各種行銷手法折扣,定價訂較高能夠更有格扣彈性,也能充分利用行銷充分出售過剩產品。
行銷策略
以季節性蜂蜜促銷、主題性活動(如:誰是雕刻家?)為銷售策略,網路平台方面以滿四瓶左右免運費,實體店面則以試吃方式,以及宣傳核心理念做促銷。根據自銷蜂農林當益口述,試吃過的顧客往往有百分之五十會進行購買。
通路策略
根據校內育成中心觀察,大多數有創意的新創公司容易因通路問題造成失敗,本計劃中通路分網路、電話宅配以及實體通路。網路通路中我們首先設置兩個拍賣網站販售:蝦皮(新興購買網站,出售率高因運費便宜)、露天(高手續費、主流拍賣網站)。官方網站亦設置販售,為官方銷售管道。另輔以臉書粉絲專頁導入流量(以貼近消費者中心為核心製造流量)。實體店面則以文創市集擺攤為主,其穩定性較低且需高機動性,但為深度行銷。目前計畫擺攤市集如下:水水市集、西門誠品、簡單市集(四四南村)。
上游策略
上游方面以集集鎮為原料來源,進口到台北景美作為原料、包裝倉儲,宅配全台。以林當益作為上游提供者,將提供團隊蜂蜜為優先販售,同時互通生產狀況、產期,確保團隊掌握原料供給。
市場區隔
客群區隔
大多數蜂蜜廠商專攻客群為35-60歲具有家室之男女,而團隊計畫客群20-35歲,受過高等教育,女性,中收入以上,藉此達到區隔。其競爭優點為相同設定之競爭對手少,缺點如20-35歲對養生食品購買力較低。
理念區隔
市場競爭者理念不外乎健康、天然、高品質為主,而本計畫理念為環境友善、來源透明、賣健康不只賣蜂蜜,以防止相同特色互相競爭,也建立明確品牌理念。
行銷手法區隔
市場行銷策略以季節優惠、臉書上傳照片抽獎為主。行銷方法為買千送百、按讚分享抽蜂蜜、宅配免運為主、新產品優惠為主。
團隊計畫的優惠為試吃活動,分享按讚活動等等。
更多企劃資料
市場特性與規模分析
有關蜂蜜產品 特性、規模、產品種類、市場生態、客戶習性等有關市場的分析報告。
競品分析
為使團隊更能了解自身與市場競爭者分隔,挑選三家各自在自營官方網站、粉絲專業以及專櫃通路各有強項的競爭者作為對比。
SWOT分析
內部組織的優劣,以及外部組織的優劣比較。
心智圖
對於產品的發想以及範圍,我們製作心智圖整理企劃內容
網頁架構甘特圖
設計網頁製作的開發流程以及完稿期限
團隊成員
蘇桓晨(Umas)
網站設計、行銷企劃
黃俊嘉
行銷企劃、多媒體設計
蘇綺芳
專案經理